首页 > 热点要闻 > 正文

“直播带货”彰显新消费活力 万亿市场呼唤规范管理
2020-11-16 11:14:22   来源:人民网

  

 

  电商平台以直播+综艺晚会等形式助燃双“11”消费热潮。(受访者供图)

  2020年的“双11”,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。

  战线长、主体多、覆盖广……在这个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购物节,直播“吸睛”无数,成为各个电商、品牌、商家竞相发力的“标配”,为一份份交易“喜报”贡献力量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以直播电商、移动支付、在线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扩容,线上消费逆风增长,成为有效扩大内需、推动双循环的新引擎。在特殊时期的“双11”,透过小小的直播间,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新型消费活力再度凸显。

  巨额交易数字背后,电商直播行业到底价值几多?未来走向如何?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,电商直播在拉近供需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、帮助创业就业等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。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乱象,应通过加强监管、提高准入等手段加速行业“洗牌”,推动行业从“野蛮生长”逐步过渡到多场景、强差异、高素质、强规范的规范发展期。

  给供需双方“架一道梁”

  电商直播走向“万亿”时代

  “不要睡!”10月20日晚上,知名主播在“双11”预售直播中敲起锣鼓,震动着亿万“尾款人”们的购物神经,也如同在给产品供应链上的商家们冲刺助威。

  “双11”开始以来,各个平台使出十八般武艺,差异化竞争让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看头十足:预售期间,淘宝直播每天开播场次同比去年增长超过50%,薇娅和李佳琦预售当天直播总销售额近70亿元;11月11日零点过后6秒,京东直播带货破亿;苏宁直播推出“超级秀”晚会和“超级买手直播间”,在35个产业带、8个城市开展“产地直供”直播;拼多多打造百亿补贴直播间;除了主力电商平台外,重视电商业务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布局电商直播,寻求业务新增长;百度选择在泛知识直播场景中带货,寻求差异化优势……

 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今年9月,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达7.49亿,直播电商用户规模达3.09亿,占网购用户的41.3%,占直播用户的55%。毕马威与阿里研究院10月发布的报告则预测,今年我国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突破万亿。

  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电商直播正在成为直通供需双方的“电子桥梁”。

  挑直播、听讲解、抢实惠,手指一点即可下单“心头好”。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,网速提升让电商直播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强烈的实时感和场景感,人们对于不同产品的了解更丰富、更立体、更全面。

  数据显示,11月11日0点刚过26秒,天猫“双11”订单创建峰值达到58.3万笔/秒,超强的AI计算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巨大便利,也提升了商业效率。

  多家电商平台告诉记者,通过专属的直播、预售、短视频通道等导流方式,“国货”和新品牌成为今年“双11”期间的热销“宠儿”。

 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、首席电子商务专家李鸣涛向记者表示,“双11”不仅是消费者日常消费品囤货需求的集中释放期,也成为消费者采购新品牌商品最集中的时间点。直播带货能够更好地增强消费者对于商品品牌、品质、品性的感触,还可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,助推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
  给创业就业“开一道门”

  电商直播迎来丰富带货主力

  

 

来自青海的农民主播卓玛在直播间介绍虫草(受访者供图)

  “有一次我遇到一个主播,听口音特别亲切。”出生在辽宁、如今在杭州做直播培训创业项目的王玉林告诉记者,一次在给新手主播做培训时,自己听到了熟悉的乡音。

  “不是市里,是我们那村那屯那沟里的口音。一打听,她就是我们隔壁村的。”王玉林突然意识到,“他们不只是面对手机镜头卖力带货的主播,其实也都是身边的普通人啊,离我以前的生活这么近。”

  用一部手机、一根自拍杆,果农可以在大棚里展示自家的新鲜水果,小企业主可以在自家厂房里介绍产品性能,主持人和明星可以为各地土特产鼓与呼。如果说去年电商直播还是头部网红们的“盛宴”,那么今年“双11”期间直播带货领域则涌入了明星、品牌老总、政府官员等更为多元的带货主力。

  作为新业态新模式,电商直播的爆发式成长带来了海量的就业新机会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0年上半年,全国直播电商超1000万场,活跃主播数超40万。

  在快手平台拥有800万粉丝的带货主播“瑜大公子”告诉记者,除了镜头前的主播以外,一场直播还可能囊括助理、选品师、运营人员等多种岗位。

  “我的团队有将近一百人,今年‘双11’前一个月,我们就提前根据招商情况进行选品和预热了。”他说。

  在头部网红的带动效应下,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电商直播行业。李鸣涛直言,内容营销能力和流量效应仍是电商直播人才发展的关键,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,并有待进一步规范。

  “如,如何让更多的中小网红得到更大的成长空间;直播基地如何更好为直播电商创业者提供除场地外的增值服务,提高创业的成功率等。”

  当前,促进电商直播产业生态健康发展,加强直播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地发力的重点之一。以杭州为例,今年7月,杭州市强调发挥直播电商对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,目标到2022年,全市实现直播电商成交额10000亿元,对消费增长年贡献率达到20%。在直播人才方面,对于认定的直播电商高层次人才,在落户、优先购房、购(租)房补贴、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相应待遇。

  给行业规范发展“上一把锁”

  电商直播行业呼唤规范管理

  上架商品一秒抢空?一场直播成交上亿订单?观看互动粉丝不断?

  如今,在电商直播这个从不缺少“造富神话”的行业里,明星、素人、MCN机构鱼贯而入,希望踏着新型消费逐浪前行。但在行业不断壮大的背后,“流量造假”等鱼龙混珠的乱象频发,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也给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。

  今年10月,浙江省金华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流量刷单平台大案。当事人通过组织虚假交易、组织虚假流量刷单等方式,帮助其他经营者提升网店等级,提升直播间粉丝量、点赞数、围观人数等,被处以50万元重罚。

  李鸣涛指出,整体上看,电商直播行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,包括过于强调低价导向、过高的坑位费和利润分成导致产品商无利润可言,缺乏继续参与的积极性;数据造假、大量退货、刷单等问题层出不穷;同时,直播电商主播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规范性也应进一步提升。

 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指出,近4成参与直播购物的受访者遭遇过权益受损,“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、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”等是投诉最集中的问题,但只有13.6%的消费者表示会主动维权,近半数消费者因为“损失不大”自认倒霉。

  多位专家、从业人员表示,面对乱象,要推动行业逐渐向规范化、专业化、精细化方向转变,是时候给行业上一把“安全锁”了。

  “在电商直播行业中,众多参与者需要共同维护产业生态,推动行业健康发展。”徐洪才建议,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,对行业的准入标准、竞争管理、信用资质等进行强化提高。“电商平台应该发挥纽带作用,强化分级管理和追溯机制,追求商业上可持续发展。”

  “现在整个行业门槛太低,缺乏行业认证,未来相关部门如果可以对我们这些专业机构进行认证,那将很有帮助。”某MCN机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。

  徐洪才指出,“新业态新模式‘你刚唱罢我登场’,存在发展快、周期短的特点。”因此,对于市场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,应保持一定的包容度,在发展和规范之间寻求动态平衡。

特别声明:本文所有图片,全部来自网络,感谢原作者,如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QQ:50376947删除。

近期以来,随着社交电商大规模的发展,很多平台被曝拉人头、多层次等涉嫌传销的消息,如果您有相关线索,可以提交给我们。投诉邮箱:weisshijie999@163.com

相关热词搜索:直播带货 规范管理

直播间卖假名牌鞋服 涉案金额超3亿
直播间卖假名牌鞋服 涉案金额超3亿

这两年直播带货兴起,近来又恰逢“双十一”,很多人习惯在直播间抢购限量折扣的大牌服饰、鞋包。但你可能没有想到,直播间销售的...阅读全文>>

11月12日 12:06

直播带货“泡沫”:16元买1万观众,带货销量能造假
直播带货“泡沫”:16元买1万观众,带货销量能造假

以“直播人气”关键词在QQ检索,出现多个可为淘宝、抖音、快手直播间增加观看人数,可评论、点赞、显示正在购买的群。...阅读全文>>

11月12日 11:52

三部门要求加强管控虚假打折,不得发布浮夸直播带货战报虚增流量
三部门要求加强管控虚假打折,不得发布浮夸直播带货战报虚增流量

11月6日,市场监管总局、中央网信办、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。会议强调,互联网平台企业要直面存在...阅读全文>>

11月10日 11:30

自动续费治理、直播带货立规……网络交易将迎强监管
自动续费治理、直播带货立规……网络交易将迎强监管

一年一度的“双11”临近,网购又成为热门话题。为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活动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(征...阅读全文>>

11月06日 14:28

人民日报:直播带货快速发展中也需更为规范
人民日报:直播带货快速发展中也需更为规范

更为规范的直播带货能加速行业优胜劣汰,改善消费者体验,从而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,进一步激发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。...阅读全文>>

11月04日 13:31

新闻热度排行

微信公众号

微商视界微信公众账号

扫描二维码订阅微商视界微信公众账号,我们将每日为您提供重要微商新闻,随时随地阅读。
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版权声明 | 招聘信息 |
粤ICP备15106510号-3
微商视界 版权所有